20Hz-2MHz导磁率LCR阻抗分析仪 频率范围的重要性
阻抗分析仪的频率范围决定了其可以分析的频率段。在很多应用领域,如材料研究、电子器件测试等,阻抗特性会随频率变化而变化
。因此,一个宽广的频率范围能够提供更多维度的信息,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和评估被测对象。
频率范围通常用赫兹(Hz)来表示,并
可能包含从几十赫兹到几吉赫兹的跨度。不同设备的频率覆盖范围不同,用户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
选择适当的阻抗分析仪。
20Hz-2MHz导磁率LCR阻抗分析仪
如何根据应用选择合适的频率范围
选择阻抗分析仪的频率范围时,首先需要了解被测材料或器件在哪些频率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的特
性。例如,在研究电容器时,低频下电
容器的介电损耗和高频下的等效串联电阻是两个关键的特性,因此需要一个能够覆盖这两个频
率段的设备。
例如,如果应用场景是半导体器件的测试,可能需要关注高频下的表现,因此应选择具有高频测量能力的阻抗分析仪。
对于一些生物医学
应用,低频到中频范围可能更有意义。
阻抗分析仪是一种电子测试设备,用于评估材料、器件或系统的电气特性,尤其在宽频率范围内。它能精确测量电阻、电容、
电感
等电气参数,及其随频率变化的行为。本文将详细探讨阻抗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1.阻抗概念及其在
交流电路中的表现
在深入探讨阻抗分析仪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阻抗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交流电路中的表现。阻抗是交流电路中的一
种重要特性,它决定了
电路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阻抗的大小不仅受到电路元件a的电阻影响,还与电容和电感的特性有关。
阻抗
的基本理解
阻抗(lmpedance)是由电阻(Resistance)、电感(Inductance)和电容(Capacitance)的复合作用产生的,表示为Z,并且是
一个复
数,其一般形式为Z=R +jX。其中R是电阻分量,代表电路对电流的阻碍程度;X是电抗分量,由电感和电容所引起,电感产生的
电抗与
频率成正比,电容产生的电抗则与频率成反比。
阻抗在交流电路中的表现
在交流电路中,阻抗影响着电路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
相位差。当电路中只有电阻时,电流和电压的相位是相同的。然而,一旦加入电感或
电容元件,电流和电压之间就会产生相位差,即
电压可能会领先或落后电流90度。通过引入阻抗的复数形式,我们能更准确地分析交流电
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关系。
阻抗分析的重
要性
掌握阻抗的分析方法对设计和调试电子电路至关重要。阻抗匹配确保信号传输的效率,避免信号反射和衰减,从而改善电路的整
体性
能。因此,阻抗分析仪在现代电子工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为工程师们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来精确测量电路元件的阻抗特性。
电极压力:0~1.0Mpa连续可调
大测量电压:2000V,50Hz
真空度 :电极可抽真空至3*10-2 Mpa
输入电源:180V~270VAC,50Hz±1%,市电或发电机供电
*计算机接口:标准RS232接口,U盘插口(自动U盘存储数据)。
打印机:微型热敏打印机
环境温度:-10℃~50℃
相对湿度:<90%
准确度: Cx:±(读数×0.5%+0.5pF);tgδ:±(读数×0.5%+0.00005);
电容量范围:内施高压:3pF~60000pF/10kV;60pF~1μF/0.5kV;
外施高压:3pF~1.5μF/10kV;60pF~30μF/0.5kV;
*分辨率: 高0.001pF,4位有效数字;
*介电常数ε测试范围:0-200;
*介电常数ε准确度:0.5%
*介质损耗tgδ测试范围:不限,
实验原理
按照物质电结构的观点,任何物质都是由不同的电荷构成,而在电介质中存在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当固体电介质置于电场中后会显
示出一定的极性,这个过程称为极化。对不同的材料、温度和频率,各种极化过程的影响不同。
1、介电常数(ε):某一电介质(如硅酸盐、高分子材料)组成的电容器在一定电压作用下所得到的电容量Cx与同样大小的介质为真空
的电容器的电容量Co之比值,被称为该电介质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式中:Cx —电容器两极板充满介质时的电容;
Cο —电容器两极板为真空时的电容;
ε —电容量增加的倍数,即相对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的大小表示该介质中空间电荷互相作用减弱的程度。作为高频绝缘材料,ε要小,特别是用于高压绝缘时。在制造高电容器
时,则要求ε要大,特别是小型电容器。
在绝缘技术中,特别是选择绝缘材料或介质贮能材料时,都需要考虑电介质的介电常数。此外,由于介电常数取决于极化,而极化又
取决于电介质的分子结构和分子运动的形式。所以,通过介电常数随电场强度、频率和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还可以推断绝缘材料的
分子结构。
2.介电损耗(tgδ):指电介质材料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热而损耗的那部分能量。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介质没有周期性损耗,基本上是
稳态电流造成的损耗;在交流电场作用下,介质损耗除了稳态电流损耗外,还有各种交流损耗。由于电场的频繁转向,电介质中的损
耗要比直流电场作用时大许多(有时达到几千倍),因此介质损耗通常是指交流损耗。
在工程中,常将介电损耗用介质损耗角正切tgδ来表示。tgδ是绝缘体的无效消耗的能量对有效输入的比例,它表示材料在一周期内
热功率损耗与贮存之比,是衡量材料损耗程度的物理量。
使用锁相放大器的原
理
2.2.1 锁相放大器的工作机制
锁相放大器(Lock-inAmplifier)是一种在阻抗分析中常使用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提高信号检测的灵
敏度和选择性,尤其是在噪声环境
中提取微弱信号。
工作时,锁相放大器通过一个参考信号来同步输入信号,并且只响应与参考信号
同相位或具有特定相位差的信号成分。这样可以有效地从
噪声中分离出有用信号,提高测量的信噪比。
2.2.2 锁相放大器在阻抗测量中的应用
在阻抗分析仪中,锁相放大器通常被用于测量在特定频率下的阻抗值。由于其高灵敏度的特点
,锁相放大器特别适合于生物医学、材料科
学和微电子学中的阻抗分析。
当分析微弱的生物电信号或者是在低电导率材料的阻抗特性
时,锁相放大器可以提供准确而可靠的测量结果
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电磁干扰也会对分析仪的阻抗测量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选择和使用分析仪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
动态因素。
温度:
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大多与温度相关,其温度系数对阻抗行为至关重要。为确保准确测量,应在稳定的温度环境下进行, 佳选
择是受控的实验室条件。若需现场工作,应尽量避开温度急剧变化的环境。
湿度:
高湿度可能导致冷凝,进而影响元件和电路的电气性能。因此,使用除湿机等设备确保低湿度环境至关重要。
电磁干扰:
阻抗测量易受电磁干扰影响,特别是在涉及半导体或高频应用的敏感设备中。为确保测量准确性,应在屏蔽环境中进行,以隔绝外部
电磁场的影响。
阻抗分析仪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在电子电路设计与研发领域,工程师利用它测试电容、电感、电阻等元器件的性能参数,判断
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优化电路设计;在材料科学领域,可用于测量材料的介电常数、磁导率等电学和磁学特性,帮助研究人员了解
材料的电学性能,开发新型电子材料;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能通过测量生物组织的阻抗特性,辅助疾病诊断,如利用人体组织在健
康和患病状态下阻抗的差异,实现早期疾病筛查;在电池研究中,阻抗分析仪可以评估电池的内阻、充放电性能等,为电池的研发和
质量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阻抗分析仪的维护与保养
1 维护与保养的必要性
1.1 阻抗分析仪的日常维护要点
阻抗分析仪是一种高精度的电子测试设备,用
于测量和分析电路的阻抗参数。为了确保设备的精确度和延长使用寿命,日常维护显得尤为
重要。阻抗分析仪的日常维护应包括以下
几个要点:
1.保持环境的清洁与干燥:灰尘和湿气是电子设备的大敌。保持实验室和测试环境的清洁可以减少灰尘对设备内部敏感电子
元件的损
害。同时,保持环境的干燥可以预防因湿气导致的电路短路或元件腐蚀。
2.定期校准: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应按照制
造商推荐的周期对阻抗分析仪进行校准。定期校准可以补偿设备老化和使用过程中
产生的微小偏差。
3.防震措施:在移动或运输阻抗
分析仪时,应采取防震措施,以防止内部精密组件受损。
4.正确的使用操作:使用阻抗分析仪前应仔细阅读用户手册,按照正确的程
序操作,避免因误操作造成的设备损坏。
5.存储环境:在不使用时,应将阻抗分析仪存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避免极端温度或湿度。
6.1.2 预防性维护的实施策略
预防性维护是阻抗分析仪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实施策略的几个关键点:
1.维护日程计划:制定
并遵循一个详细的维护日程计划,确保所有必要的维护操作及时执行。这包括定期检查、清洁、校准和软件更
新。
2.人员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受到适当的培训,能够熟练地使用和维护设备。只有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细节,才能更
好地进行预防性维护。
3.使用专用维护工具:使用指定的维护工具进行清洁和检查,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设备的通用工具。
4.维护记录:
详细记录每次维护的操作和结果,包括更换的部件和校准的数据。这些记录对于故障分析和设备性能评估非常有用。
5.环境监测:持
续监测设备的运行环境,确保环境变量(如温度、湿度等)始终处于设备规格的范围内。
6.软件更新:定期检查设备软件是否有更新,
及时安装软件补丁和更新,以防止安全漏洞和提升性能。
产品保修承诺:
1、免费送货到用户指定的地点,免费指导安装、培训及调试。
2、保修期内人为损坏的零部件按采购(加工)价格收费更换。
3、保修期外继续为用户提供优质技术服务,在接到用户维修邀请后3天内派工程师到达用户现场进行维修。并享有优惠购买零配件的待遇。
4、传感器过载及整机电路超压损坏不在保修范围内。
5、产品质保期:自安装正常使用日起一年;
6、软件升级:终生免费提供新版本控制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