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10-2006直流电阻率测试仪 符合标准
GB/T 1410-2006 、GB 12014 、GB/T 20991-2007 、GB 4385-1995 、GB 12158-2006 、GB 4655-2003 、GB/T 12703.4-2010 、GB/T 12703.6-2010 、GB 13348-2009 、GB/T 15738-2008 、GB/T 18044-2008 、GB/T 18864-2002 、GB/T 22042-2008 、GB/T 22043-2008 、GB/T 24249-2009 、GB 26539-2011 、GB/T 26825-2011 、GB 50515-2010 、GB 50611-2010 、GJB 105-1998-Z 、GJB 3007A-2009 、GJB 5104-2004
GB/T 1410-2006直流电阻率测试仪 高温塑料薄膜电阻率测定仪恒温范围选择方法
铂薄膜RTD 高可测850℃,但塑料薄膜基材通常承受不了这么高温度。这说明恒温范围选择要先考虑材料耐温性,而非仪器极限值。
比如聚酰亚胺薄膜通常不超过400℃,而PE薄膜测试温度可能只需80-120℃。
需要分三个维度建议:材料特性(分解温度/相变点)、测试目的(质量控制/科研)、环境要求(气氛保护)。尤其要提醒用户注意
GB/T 1410标准中要求的预处理温度和时间,这些都会影响恒温范围设定。
选择高温塑料薄膜电阻率测定仪的恒温范围需综合材料特性、测试标准及仪器性能,具体方法如下:
一、根据材料特性选择材料耐温上限
常见塑料薄膜(如PI、PET、PEI)的软化点通常为 200℃~400℃,测试温度应低于材料分解温度 20~50℃,避免形变或性能劣化影响
数据准确性。
例如:聚酰亚胺(PI)薄膜建议恒温范围 ≤350℃。
相变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Tg)
测试温度需覆盖材料关键相变点(如Tg、熔点),例如研究导电薄膜时需包含 室温~200℃ 区间以观察电阻率突变。
二、匹配测试标准与实验目的标准规范要求
GB/T 10518-2006 规定绝缘材料高温电阻测试需在 100℃~500℃ 范围进行。
ASTM D257 建议测试温度至少比材料 高使用温度高 25℃。
功能需求
若需研究温度-电阻率曲线,恒温范围应覆盖 材料 低工作温度至 高失效温度(如 -70℃~300℃)。
仅需高温点测试(如150℃质量控制),可选单点恒温机型。
️ 三、仪器性能关键参数
温控范围与精度
优先选择宽温域机型:如 GDW-500(-160℃~500℃)或 HTIM-1000(真空/气氛环境)。
控温精度需 ≤±0.5℃(如GDW-500),避免波动导致阻值漂移。
温场均匀性
样品区域温差应 <±2℃,确保薄膜受热均匀。可通过红外热成像验证设备温场分布。
四、操作限制与风险规避
仪器工作环境约束
多数电阻率测试仪主机仅适应 0℃~40℃ 环境,高温测试需外接独立温控腔体(如GDW-500的液氮制冷系统)。
样品预处理要求
高温测试前需在目标温度下恒温 ≥30分钟,消除热历史效应。
选型推荐表
材料类型 建议恒温范围 关键优势
通用塑料薄膜 室温~300℃ 性价比高,操作简便
耐高温薄膜 -70℃~500℃ 宽温域,液氮制冷,精度±0.5℃
导电/半导体膜 真空环境~600℃ 铂电极防氧化,支持气氛控制
注:极端条件测试(如>500℃)需定制设备,并确认电极材料(如铂金)与夹具的耐温性
适用场景对比
方法 | 典型应用场景 |
电桥法 | 电力设备绝缘材料(电缆、变压器)工频损耗检测58;低中频介电常数测量6。 |
谐振法 | 高频电路基板、微波介质谐振器、薄膜材料测试49;GHz级以上材料性能分析6。 |
频率适用范围
方法 | 适用频率范围 | 原因 |
电桥法 | 20Hz~MHz(中低频段) | 高频时杂散电容和残余电感导致桥路平衡困难,精度下降。 |
谐振法 | MHz~GHz(高频段) | 电路结构简单,分布参数影响小,更适合高频测量。 |
一,概述
既可测量高电阻,又可测微电流。采用了美国Intel公司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使仪器体积小,重量轻准确度高。数字液晶直接显示电阻值和电流。量限从1×104Ω ~1×1018 Ω,是目前国内测量范围 宽,准确度 高的数字超高阻测量仪。电流测量范围为2×10-4 ~1×10-16A。机内测试电压10V/50V/100V/250V/500V/1000V任意可调。本仪器具有精度高,显示迅速,性好稳定,读数方便. 适用于橡胶,塑料,薄膜,地毯,织物及粉体,液体,及固体和膏体形状的各种绝缘材料体积和表面电阻值的测定。
二,主要特点
电阻测量范围宽 1×104Ω ~1×1018Ω
电流测量范围为 2×10-4A ~1×10-16A
体积小,重量轻,准确度高
电阻,电流双显示
性能好稳定,读数方便
所有测试电压(10V/50V/100/250/500/1000V) 测试时电阻结果直读,免去老式高阻计在不同测试电压下或不同量程时要乘以系数等使用不便的麻烦,使测量超高电阻就如用万用表测量普通电阻样简便。本仪器既能测超高电阻又能测微电流,具有精度高,显示迅速,性好稳定,读数方便等特点
三,技术指标
1,电阻测量范围: 0.01×104Ω ~1×1018Ω。
2,电流测量范围为: 2×10-4A~1×10-16A
3,显 示 方 式:数字液晶显示
4,内置测试电压: 10V ,50V,100V,250,500,1000V
5,基本准确度:1% (*注)
6,使用环境: 温度:0℃~40℃,相对湿度<80%
7,机内测试电压: 10V/50V/100/250/500/1000V 任意切换
8,供电形式: AC 220V,50HZ,功耗约5W
9,仪器尺寸: 285mm× 245mm× 120 mm
10,质量: 约5KG
什么是电阻率?
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有关。
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以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导体电阻跟它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1)定义或解释
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用某种材料制成的长为1米、横截面积为1mm2米。的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2)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一般常用的单位是欧姆·毫米2/米。
(3)说明
①电阻率ρ不仅和导体的材料有关,还和导体的温度有关。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几乎所有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作线性变化,即ρ=ρo(1+at)。式中t是摄氏温度,ρo是O℃时的电阻率,a是电阻率温度系数。
②由于电阻率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所以对于某些电器的电阻,必须说明它们所处的物理状态。如一个220V
100W电灯灯丝的电阻,通电时是484欧姆,未通电时只有40欧姆左右。
③电阻率和电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电阻率是反映物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电阻是反映物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
电桥法和谐振法的区别:
电桥法主要在中提到,核心是通过桥路平衡原理测量相位差,适合中低频段测试。
谐振法在描述较多,利用LC回路谐振特性,更适合高频场景。
用户可能特别关注应用场景的区别,这在实际工作中很重要。比如电力设备检测常用电桥法(如西林电桥),而高频电路基板测试可能选谐振法。需要强调频率适用性这个关键差异点。
注意到提到两种方法在测量误差来源上也有本质区别:电桥法受杂散电容影响大,谐振法更怕频率波动。这点对用户评估测量精度应该很有价值。
准备用对比表格呈现核心差异,从原理到应用场景全面覆盖。表格后补充典型应用示例会更直观,比如电力绝缘子测试(电桥法)和微波介质谐振器测试(谐振法)的具体场景。
需要特别注意引用规范:每个技术点都要标注来源,且避免集中标注。比如电桥法的频率范围标注,谐振法的定位能力标注,分散在相应句子后。
用户没有要求特别详细的原理描述,所以无需展开数学公式,重点突出工程应用差异。不过要提一句温度适应性(提到电桥法对温湿度敏感),这对户外检测场景很重要。
关于仪器返厂维修:1、维修维护全面 :设备损坏后,使用者往往对设备损坏情况描述不清、不全面,经常会出现技术人员到达现场之后,发现工具不全或者零配件需要更换却没有提前准备零配件,常常会造成被动或者维修迟缓的局面,耽误客户使用。设备返厂维修,厂内零配件及工具齐全,技术人员在维修设备同时,按照公司要求会利用厂内设施为返厂的设备做系统的维护,将一些细微的毛病及早解决。2、响应速度快 :设备损坏后,我们即使以 的速度为您安排相关的技术人员出差,也要走流程等待技术部门安排具体的人员出差,往往需要一定时间。有时因为技术人员连续出差,耽搁在某地,偶尔还会耽误与客户提前约定好的时间。 现在物流快递行业发达,全国各地运输都很快捷方便,返厂维修往往能更省事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