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业设备更新释放万亿红利 仪器仪表行业迎发展新机

   2025-04-02 119

  近日,贵州省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以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再贷款等政策工具为支撑,计划在2027年前推动全省工业设备投资规模突破万亿元。作为产业链关键环节,仪器仪表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覆盖高端检测、智能传感、绿色监测等细分领域,市场规模预计超百亿元。

  政策驱动:五大行动锚定仪器需求

  政策聚焦“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等五大方向,配套税收减免、技改奖补等专项支持,并发布《贵州省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导目录》,明确仪器仪表应用场景:

  传统制造升级:化工、冶金行业对在线监测仪器(压力传感器、质谱仪)需求激增;装备制造业依赖高精度测量设备(三维扫描仪、激光测距仪)。

  新能源与航空航天:锂电池生产带动分容柜、环境试验设备采购;航天检测设备国产替代加速射频测试仪、光学仪器落地。

  绿色转型:钢铁、煤矿领域超低排放改造催生烟气监测系统(CEMS)、智能巡检机器人市场;固废处理推动颗粒物分析仪需求增长30%。

  行业破局:技术+服务双轮驱动

  面对进口品牌主导的高端市场,本土企业以差异化策略突围:

  ·技术攻坚:贵阳学通依托20项专利突破水质分析仪技术壁垒;贵州航天控制自主研发石油测井仪器,抢占能源领域份额。

  ·场景定制:针对白酒、磷化工等特色产业,开发酿酒过程监测系统、磷矿成分快速分析仪等专用设备。

  ·生态协同:联合华为云、南智云谷等平台,为10个国家 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提供“设备+数据服务”一体化方案。

  资金红利:30%专项贷款倾斜国产设备

  政策明确通过技术改造再贷款、贴息补助等工具降低企业成本,并对采购国产设备给予最高30%贷款贴息。省内企业正加速对接97个省级重点推荐项目,申报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业内人士指出,中低端仪器已具备性价比优势,而光谱仪、智能传感器等高端领域国产化率有望从不足20%提升至40%。

  未来展望:智能化与绿色化引领增长

  随着2025年重点行业能效达标率超30%的目标临近,碳排放在线监测仪、能效管理系统将成为新增长点。贵州计划通过产学研合作(如与贵州师范大学共建实验室)、跨区域联动(引入上海真兰仪表数字化经验),打造辐射西南的仪器仪表产业集群。

  专家观点

  “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形成共振,本土企业需紧抓3年窗口期,从‘单一设备商’转向‘解决方案服务商’。”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负责人表示。在万亿设备投资驱动下,贵州仪器仪表行业正迎来从跟跑到并跑的关键跃迁。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资讯
  • yluooo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服务条款  |  禁售规则  |  隐私政策  |  隐私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企业官网SEO优化  |  热搜公司  |  热搜产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